感冒症状和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区别及治

冬季本是感冒、流感高发期,加之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使许多居家隔离、且有感冒症状的人们产生恐慌情绪。有的自己胡乱吃药不对症导致感冒加重,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无谓加大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机率。现将感冒的种类、区别及治疗方法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做一个比较,方便大家识别。

一、感冒、流感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区别

二、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通知强调,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该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其中中医治疗方面,依据对病人观察的深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在上一版基础上,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增加了对疾病全过程的分期,覆盖居家医学观察病人、发热门诊病人、急诊留观病人及住院病人。推荐了四个处方及剂量,增加了医学观察期、中期及重症期推荐的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莲花清瘟在内的多个中成药被首次推荐使用。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部分如下:

三、感冒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时疫感冒(甲流、乙流)、体虚感冒等五种。这五种感冒从病机、症状到用药选择截然不同。

(一)、风寒感冒:

1、病机:风寒感冒是受风寒之邪外袭表卫。得风寒感冒的人表虚,卫气不足。风寒之邪经皮毛而入,束于肌表,导致卫气不得宣发,而发热怕冷无汗。风寒感冒不传染,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从皮毛而入。但现在由于有空调,很多人夏天空调温度打的过低,室内室外温差过大,也宜得风寒感冒。

2、症状:表现为“怕冷明显、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3、治法:风寒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可以服用感冒软胶囊、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也可以用桂枝汤。

(二)、风热感冒

1、病机:风热感冒是风热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所致。最明显的咽干咽痒和咽部红肿痛,儿童一般会导致扁桃体红肿,发烧时体温较高。有汗出,头痛咳嗽。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具有传染性。

2、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怕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扁桃体容易红肿、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3、治法:风热感冒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可以服用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丸、莲花清温胶囊。或者用中药方: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大青叶12克,薄荷9克,桔梗12克,牛蒡子10克,荆芥15克,芦根20克,蚕沙30克,竹茹20克,陈皮12克,生甘草10克。这是一付,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

(三)、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一般是暑湿之邪束表困脾,导致清阳不升,这样的人平时脾胃不好,暑天发作。一般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就可以治疗。

(四)、时疫感冒(流感)时疫感冒一般由时疫之温邪从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导致的,有高烧怕冷,头身皆痛,恶心咳嗽呕吐等症状。一般多发于冬春两季。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是由病毒引起的,属于温邪,一般用“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如果药物买不到可以用“金银花15克,黄芩15克,连翘30克,炙甘草9克。也可以加大青叶10克,板蓝根12克,蒲公英30克,高烧不退加生石膏30克。这是一付,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

(五)、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属于虚证,脾胃虚、身体弱。一般老人和孩子容易得这种感冒,频繁感冒。因为脾胃决定肺的津气盛衰,老人脾胃虚弱,孩子脾胃尚处在发育阶段,比较脆弱。脾胃虚,脾胃的水谷精微物质转化能力差,导致脾气不足,脾不能益气则使肺气虚,肺气虚则卫气不足。老人可以用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二合半(洗)(6g),芍药一两半4.5g),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4.5g),柴胡四两(12g)。小孩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四、感冒症状多治疗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1、药不对症

本是风寒感冒,买的是风热感冒药;或者本是风热感冒,买的是风寒感冒药;或者本是病毒性流感,买的是风热感冒药。结果吃药不仅不见效,反而感冒症状加重。

2、感冒就马上吃药

普通感冒一般体温在38℃左右,打喷嚏、流鼻涕,症状不是很严重,多喝水,多休息,持续一周左右就可以自动痊愈。

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让你的鼻子通气、少流鼻涕、咳嗽轻一点,并不能杀死病毒,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人体的免疫系统。

如果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就先搞清楚症状,对症吃点感冒药,让自己好受点。吃了三天药,症状没有缓解,应当及时就医。

3、感冒就要先消炎

很多朋友有一种错误的概念,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这种做法其实存在很多隐患。

感冒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付的是细菌感染,对病毒治疗无效。只有在感冒出现细菌感染时,才需要遵医嘱用抗生素。

4、迷信感冒输液好得快

对于普通人,动不动就要求输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输液主要作用是缓解感冒症状,让患者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体力对抗感冒。

过分依赖输液,有一定的感染、输液反应风险。

5、全家吃同一种感冒药

不少家庭的药箱里都会备着感冒药,但只有一种。如果家庭成员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最好为他们单独备好感冒药,并仔细阅读说明书。

有些家长会将成人感冒药分成小剂量喂给孩子,这种做法往往也是不可取的!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会有药物蓄积的风险,且无法保证剂量准确。

6、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肝功能异常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对某些药物成分比较敏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选择感冒药时一定要谨慎,遵医嘱吃药。药物多数有副作用,千万不要乱吃感冒药,别把良药变毒药。

五、有感冒症状不要做的四件事

1、剧烈运动

靠运动出汗治感冒,不仅没效果还会产生更大的伤害,尤其对老人、儿童和体质弱者更是有害无益。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如再从事比较激烈的活动,就会使人体内热量增加,代谢更快,能量消耗过多,而患者的抵抗力却大大降低,感冒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如果侵犯心肌,就会加重心肺等脏器的负担,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心肺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

2、不吃东西

人患感冒后一般都会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如此时不吃东西,会让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而感冒的各种症状又都会加重能量消耗,靠饥饿治感冒,只会加重病情。

3、蒸桑拿

感冒患者去蒸桑拿,反复的冷热交替会进一步削弱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加重症状。

4、喝酒

感冒时喝酒会加重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六、有感冒症状应该做以下4件事

1、卧床休息

多休息保留复原所需的体力,也可避免一些并发症,例如支气管炎和肺炎。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是治疗感冒的最佳途径,一般一个星期左右,感冒就会痊愈。

2、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感冒发烧虽不能吹风,但也不能门窗紧闭,否则室内空气不能流通,会使感冒病菌大量繁殖。

3、盐水漱口

早、午、晚或很难受时,可用盐水漱喉咙,以缓解不适。将1茶匙盐泡人1杯温水中漱口。

4、多喝水

感冒病人应多补充水分,因为发烧使你的身体流失大量的水分。你可以喝蒸馏水或果菜汁,它们都是很好的液体补充剂,果菜汁还能为你补充必须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

七、感冒饮食禁忌有哪些

出现感冒症状除了对症用药,饮食方面也要搭配合理,特别注意以下饮食禁忌。

1、风寒感冒者的饮食禁忌非常多,先要戒烟戒酒,患感冒期间没有治愈之前烟酒发远离,若是喝了酒或者是抽烟则会导致患者的病症更为严重;同时一些滋补性的食物也要忌食,例如:黄芪、人参、胎盘、阿胶等;再者比较油腻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猪肥肉、鸭肉等,总之含油量多的食物患者都不要吃,还要注意一些油炸食品与膨化食品等,感冒的患者的饮食尽量要清淡爽口。

2、风寒感冒还要远离寒凉性的食物,比如:豆腐、柿子、绿豆芽、柿饼、螺蛳、田螺、蚌肉、生萝卜、生地瓜、蚬肉、生藕、生菜瓜、生梨等,而且一些生荸荠、白菊花、冷茶、罗汉果、菊花脑、金银花、薄荷、胖大海之类的食物也要忌食,食用的话对于患者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感冒的患者不要太过操劳,要注意多休息,不能总是熬夜,一定要保证第二天有一个合理休息时间。

3、风寒感冒的患者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辛辣的食物不能吃,主要是生葱,辣椒,芥末,生蒜,胡椒等,这一类的调味品对于疾病会有不利的影响,患者不要食用,建议平时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日常饮食方面多加一些营养,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要多吃,需要饮食要多样化,建议不偏食不挑食。

4、风热感冒者宜多吃辛凉疏风、清热利咽的食物,如生梨、猕猴桃、枇杷、苹果、苦瓜、红薯、芹菜、绿豆、西瓜、地瓜、荸荠、甘蔗、冬瓜、丝瓜、萝卜等。

5、风热感冒忌吃性凉温补、性味辛辣、发物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桂圆、人参、阿胶、樱桃、海参、大枣、荔枝、鸡肉、甲鱼、羊肉、牛肉、鹅肉、辣椒、茴香、生姜等。

6、暑湿感冒者宜食清淡利热、祛湿的食物,如薏米、扁豆、冬瓜、山药、竹笋、玉竹、葛根、西瓜等。

7、暑湿感冒者忌食辛辣燥热、过咸助火的食物,如辣椒、桂圆、鸡蛋、咸菜、咸鱼、咸蛋等。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weizaoxiea.com/ywjf/5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