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每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根据《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的数据,全世界约有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预计到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2亿,而该病症全球每年的经济负担估计约为1万亿美元。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占全球患者的20%,约有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预计到年将突破万,可谓“触目惊心”。根据我国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年)》,目前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5.56%。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面临三“低”:认知程度低、就诊率低、接受治疗的比例更低。让人心痛的是患者常常被社会遗忘、忽视、误解。AD包括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两个阶段。其中痴呆前阶段又可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前期(pre-MCI期)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MCI期)。MCI期可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认知领域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也可出现轻度受损,客观的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减退,但未达到痴呆的程度,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也是最佳的干预阶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