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阿尔茨海默病也经常被人们提及。一旦得了这种可怕的疾病,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等像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认知将渐渐丢失,不复存在。
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自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20年,截至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9亿,占我国总人口17.9%,预计到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34.9%,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万-万之间,该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以外,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杀手,现阶段,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经常进行读书、看报等脑力活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
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控制好血糖、血压;
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
保持心情开朗,减少抑郁和焦虑的心情。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迹象≠衰老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漫长,如果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通过“服药+护理+认知训练”,能够有效延缓病程发展,也是患者及家属最明智的选择。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极易被忽视,常被错误地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该阶段的老人日常生活尚能自理,但常常需要被提示和督促,一般表现有语言表达愈发困难;明显的记忆减退,尤其是短期记忆;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抑郁或攻击性;对之前的爱好和活动丧失兴趣等。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家人医院进行检查,可选择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头颅CT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医生会判断疾病发展的进程和预后情况,同时开始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建议,以延缓疾病进程。
科学居家护理有助于患者维持现有身体及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