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糟糕的天气把很多人都“撂倒”了,免疫力本来就不如成年人的孩子,更是如此。很多孩子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感冒,虽说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家长们可能不清楚,感冒有可能会引起心肌炎,对孩子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为此,人口健康报专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曹宏,让专家的建议帮助宝宝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冬天。
1
心肌炎危害严重症状表现各异儿童的感冒,其实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是孩子感冒后并发的一大险情。感冒大多源于病毒侵袭,比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这些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对于心肌有特殊的亲和力,在引起呼吸道炎症的同时可向心肌“发难”——病毒性心肌炎就是这样得来的。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往往先出现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些还有关节痛、肌肉痛。慢慢地这些症状逐渐好转或消失,而心脏异常的征象开始显现:心跳加快或明显减慢,或者出现停搏,心律不规则。孩子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无力、多汗、食欲不振或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或诉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严重者还可见到脸面浮肿、不能平卧、气促等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有些病孩突然心跳变慢,每分钟只有20~30次,会导致急性脑缺血,引起抽风发作或突然死亡。
曹宏教授说:“在得病的最初阶段,宝宝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易出汗等症状。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个心电图,可能还会发现有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等表现,心肌酶谱或者心肌肌蛋白测定可能升高。”
2
充分认识心肌炎避免延误治疗心肌炎对孩子健康危害很大,家长们不可忽视,应该了解一些相关常识,避免贻误宝宝病情,对此,曹宏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是轻重不一的,所以反应在宝宝身上的病状也是千差万别的。”曹宏教授说,“轻度、局限性。
病变可能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导致宝宝不能平卧,有的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反复性晕厥,甚至猝死。”
“宝宝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该休息3个月。以后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与学习,但仍然要注意不能太过劳累,一年之内不要让宝宝从事重体力或者剧烈的活动。”曹宏教授建议,“此外,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多吃新鲜的果蔬,保证营养摄取均衡,尤其是假期期间,更要控制宝宝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避免感冒复发。”
3
心肌炎易复发注意科学护理家长对于宝宝的感冒症状,应该每天观察,及时就医,防止心肌炎的发生,但是,如果孩子一旦发生了心肌炎,家长们又该如何悉心护理呢?对此,曹宏教授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出院并不意味着心肌炎痊愈,仍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要为患儿建立一个愉悦舒适的休息环境,按时作息,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如快速跑、长跑、跳绳、跳远等,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为宜。
另外,饮食应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荤素搭配,多食营养丰富的鱼、肉、蛋、牛奶等,多吃水果,如柑橘、苹果、香蕉等。每日饮水量约~毫升,注意定时排便,以防便秘。
最后,要避免感冒,增加抵抗力。每天要为居室通风,患儿要多晒太阳,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带孩子定期复查。一般心肌炎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1年时,医院复查一次,尤其是有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缓的患儿,更要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如患儿有心前区不适、疲乏、发热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来源:人口健康报
医聊计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