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一种常见的野果,具有养肝补肾和调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就是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随时都能背诵出来,就是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我的年龄还很小,不知道茱萸是何物,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把它插在身上。直到上了高中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才彻底弄清了茱萸的身份,原来它是一种植物,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全名叫做山茱萸。那么,山茱萸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山茱萸是一种小型的灌木类植物,它的原产地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包括四川,湖南,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其中四川省出产的品种最为盛名,世人称之为蜀酸枣。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山茱萸也得到了大面积的种植,先后被移种到华北平原和西部高原。如今,除了东北和西藏之外,全国各地都能找寻到山茱萸的身影。据说在日本和朝鲜的境内,也有少量的野生山茱萸种群。不过,山茱萸在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比如在四川省的境内,人们都叫它川枣棵子,或者是蜀酸枣。而到了河南省一带,当地人都叫它山芋肉,或者是山芋秧子。

从这些名字上来看,山茱萸好像与枣树有着某些连系。的确,从外形上来看,它和枣树长得有几分相似,株型饱满敦实,枝杈错落有致,成年植株的高度在4-6米之间,有的甚至超过了10米。它的主干多为扭曲生长的状态,上端长有密集的分枝。树干表皮为灰褐色,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疤痕和褶皱,看上去给人一种沧桑古拙的感觉。它的叶片为卵圆形,质地十分坚硬,叶子表面还带有一层薄薄的蜡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叶面上会泛起一道金属般的光泽。

山茱萸的花期并不固定,如果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开花时间就会向后推迟,大概在4-5月份之间。如果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通常二月底就能绽放花姿了。不过,山茱萸的花朵很小,花色也不够鲜艳,如果不仔细观看的话,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相比之下,山茱萸的果实则显得十分漂亮。果形饱满圆润,色泽鲜红透亮,尤其是到了成熟季节,一串串圆圆的果子挂在枝头上,就仿佛一颗颗红色的宝石一般,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山茱萸的果实不仅长得漂亮,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药名称为萸肉,或者是枣皮。关于它的性味与功效,很多医药典籍都做了详细的记载,最典型的就是《本草纲目》,书中这样写道:“山茱萸,又曰蜀酸枣,肉枣。枝如枣,叶若梅,生有刺毛,仲春开花,秋结果,果形如珠,其色若丹。其味酸,其性平,可益元阳,养肝降燥,补精髓,壮腰膝,通经脉。凡肝火上亢者,及肾气不足者,皆可用此医之。”的确,在临床应用中,山茱萸主要治疗因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目眩和耳鸣耳聋等症。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补肾益精的良药,能够治疗各类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男性的阳痿早泄和遗精滑精,以及女性的月经过多和经期疼痛等等。

关于山茱萸的药物功效,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患上了一种疾病,终日里不思饮食,感觉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甚至连治理朝政的力气也没有了。后来,一位姓朱的郎中毛遂自荐,他带来一种红色的果子,每天让国君熬汤服用。说来也很神奇,两个月之后,国君的病症居然痊愈了。后来,国君问起果子的名字,那位朱郎中回答道:“此乃山萸果。”国君听罢,不住的点头赞誉。为了表彰朱郎中的功绩,国君便借用了他的姓氏,将这种山萸果更名为朱萸果,也就是后来的山茱萸。看到这里之后,你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呢?不过,在此提醒大家,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要想用山茱萸治疗疾病的话,最好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weizaoxiea.com/ywzt/11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