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这8件事对你至关重要再这么做

今日正式入伏

7月12日

已经正式入伏

一旦入伏就迎来了

最容易生病的40天

伏天里,暗藏杀机啊

“伏”是避暑之意

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毫不夸张地说:

入伏后,冬病夏治!

扭转身体的颓势就看这几周了!

三伏天“暑邪”盛行

一不留神就落下病

而小编今天要讲的是

夏天最容易做错的8件事

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再这么做的话你的身体就毁了!1.一热就吃冷饮

现代人贪图快节奏的生活,天气一热了就吃冷饮开空调。殊不知,夏季是肠胃功能最弱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像老人和幼儿、糖尿病及各种慢性病患者,抵抗力弱又有病在身,更是尽量别喝冷饮。

尤其是冰镇啤酒,对身体的损害更大。医院里经常看到有强壮的男子被抬着送进急诊,呕吐、腹泻轮番来,很多都是因为喝了冰镇啤酒。

温馨提醒:

冰镇啤酒、冰棍类的冷饮能不碰就不碰!

2.24小时都待在空调房

空调对我们来说日常接触的越来越频繁。工作中,公司里有空调,坐地铁回家时,地铁上有空调,在很多场所空调可以说是非常普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问题也随之而来。天气一热,更是恨不得24小时都待在空调房。

  久而久之,空调肺、空调病都出来了。空调长年不清洗,就会积攒多种危害健康的病菌和螨虫,一旦被吸入,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空调肺”。

温馨提醒:

没事还是少待空调房,如工作需要不能离开空调,最好穿长裤或丝袜等来保护膝关节,避免其受凉。

3.满头大汗时去冲凉

夏天满头大汗时冲个澡,洗去一身热气。但是当人体在大汗淋漓时,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如果这个时候突然用冷水浇身,很容易引起发烧、感冒。

所以,大汗淋漓的时候,可以适当休息一会儿,等身体恢复之后再洗澡;即便是要立即洗澡,也最好用热水,不要用冷水。另外,凉水洗澡并不能帮助身体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紧张。

温馨提醒:

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4.孩子光着脚丫满地跑

夏天炎热,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跑来跑去。这样虽然图了一时的清凉,但会损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来说,体温调节功能还没发育成熟,产生的热量较小,散热能力较大,如果在开着空调的室内光脚丫,容易导致宝宝的足部受凉。而足部是与脾胃相通的,容易把“凉”带到脾胃,让宝宝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

温馨提醒:

家里面地板是瓷砖装修的家庭,千万别让孩子光脚玩,外出散步也最好给宝宝穿上鞋袜。

5.睡觉不盖被

睡觉时,哪里都是热的,干脆晚上不盖被子。白天,爱美的女孩还爱穿露脐装。这些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你的身体。

人体脏器十分喜暖怕凉,对温度非常敏感,即便在非常热的时候,也会因受凉发生腹痛、腹泻。胸背还有很多重要穴位,受凉后容易产生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的种种疾病。

温馨提醒:

夏天睡觉最好穿上透气睡衣,既吸汗,还可防止受凉。

6.渴了才喝水,一喝就牛饮

在夏季,人体排汗多,若饮水不足,则易缺水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已有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进一步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严重的可致猝死。

有的人一旦口渴就开始咕咚咕咚地牛饮,这也是个坏习惯。尤其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当心功能衰竭时,不宜喝水过多,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严重的后果!

温馨提醒:

不渴也要喝水。一般在以下三个时间段必须各喝一大杯水:

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后,下午3点钟,建议每次饮水毫升左右。

平时可选择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解渴降暑,尽量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7.爱坐露天木板凳

夏天由于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长期放置在露天里的木材、椅凳等,在经过长时间的露打雨淋后,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出热乎乎的潮气。

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因此,夏季要尽量少坐在长期放置于露天的木材、椅凳上,以免“惹”病上身。

8.车内开空调睡觉

在车上睡觉,是很多车主都会做的事情。或者开长途,晚上撑不住了,就在停在服务区,在车上睡一晚再继续开。在车上睡觉没毛病,但是到了夏天,很多怕热的人,喜欢开着空调在车里面睡觉。但是这样做其实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在车里开个空调睡个觉怎么会把小命丢了。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人在车内睡觉的时候,发动机怠速产生的一氧化碳传到了车厢内,如果车窗全部都是紧闭状态还开着内循环,这样车厢内的空气就会不流通。

  不一会车厢内就会充满有毒气体,睡着的人就会吸入这些气体,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昏迷状态,时间稍长就会影响到生命安全。

温馨提醒: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在车上休息时发动车辆开空调。实在需要的话,可以把车停在宽阔的地方,打开外循环,车窗也要打开,差不多要开三根手指的宽度,保证空气的流通。

下面就是大家

最喜欢的福利了

入伏后吃什么?

夏季,为了躲避炎热,人们喜欢贪凉

频繁喝冷饮,长时间吹空调

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

空调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这时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

有利于发散

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

入伏吃鸭肉

“大暑老鸭胜补药”

本着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

鸭肉适合在燥热的夏季食用

鸭肉味甘性冷

能起到补虚、祛燥热的作用

有助于改善头痛、失眠、便秘等症状

入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平补效果好

头伏吃饺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

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

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

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入伏吃猪蹄

烤猪蹄真的是小编最爱

外酥里嫩

三伏天出汗多

人体中各种维生素损失也多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钙、磷、镁、铁等

以及各种维生素

适量食用猪蹄,可补充营养

入伏吃瓜伏天三神瓜

苦瓜,丝瓜,冬瓜

苦瓜

去痱子

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

平痰喘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

可谓是三伏天里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

增食欲

清热化痰,除烦止渴

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

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

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位,还有一款神汤必须了解一下

三伏神汤“三豆汤”

三豆汤中

绿豆、赤小豆

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

黑豆则健脾补肾

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

黑豆的加入

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

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最重要的是:

三豆汤能帮助

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

冬季的一些缠绵难愈的病症

在入伏到来之际

可以用“冬病夏治”来治愈

冬病夏治三伏贴

开始啦!

医院中医针灸科

已连续开展冬病夏治多年

根据不同体质及病种

量身定制贴敷穴位

调配贴敷药物

经验丰富

效佳

贴敷时间:

第一贴:6月21日(周五)(夏至)

第二贴:7月2日(周二)(伏前加强)

第三贴:7月12日(周五)(初伏)

第四贴:7月22日(周一)(中伏)

第五贴:8月2日(周五)(中伏加强)

第六贴:8月12日(周一)(末伏)

详情请

本部:(秦淮区长乐路68号)

门诊二楼中医科/针灸科

中医科:-

针灸科:-

河西院区:(建邺区燕山路号)

门诊楼2楼针灸科:-

三伏贴到底适用于哪些病症?

呼吸系统:易感冒者、慢性和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厌食、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肠炎、腹泻等疾病。

亚健康:阳虚体质、免疫功能低下、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等。

骨关节系统:颈痛和腰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各种肌肉劳损性疼痛等疾病。

女性疾病:宫寒和淤血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盆腔积液、阴道炎、宫寒性不孕等疾病。

男性疾病:阳痿、肾阳虚、早泄、遗精、前列腺炎、男性体寒不育等疾病。

小儿疾病:易感冒者、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专家提醒:

妇、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过敏体质、皮肤溃破、感冒发烧者,禁忌敷贴。

敷贴前须清洁皮肤。每次敷贴4-6小时,小儿1-4小时。因药偏温热,敷贴期间皮肤可能会有轻微瘙痒及烧灼感,此为正常反应。

最后小编提醒您

一定不能忘记补水

三伏天一定不能缺水

入伏后

人体在三个时间段容易缺水

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

这三个时段应注意补水

推荐阅读:

温馨提醒:年4月9日起,我院专家门诊全部实施网上预约!

江苏省神经外科首例!向偏瘫这一世界难题说 不!

翻越10多里的援疆援藏路,两位专家现在在干什么?

医院本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weizaoxiea.com/ywzh/8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