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一个问题:
面对中医,你知道该如何看病吗?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当然会啦,这根本不是事儿呀!
请你耐心看完下面的内容,或许会改变你的认知。
陈德宁博士这样的名老中医,说是国宝并不夸张。最起码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健康守护神。因此,前来求诊的患者历来很多,为了服务更多的患者,半天的时间内分配给每个患者的看诊时间也就相对有限,不可能一个患者占用过长的时间。你耽误的时间多了,势必挤占了其它患者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都是这样的现状。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全面和系统的诊疗过程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我谈谈跟师出诊的几个月里,常常见到的一些问题:
1,不说症状,只谈疾病。这类病人往往只谈自己有什么疾病,做过哪些检查,闭口不谈症状。这样的表述方式直接干扰了中医大夫的中医思维模式。中医看病不同于西医,中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舌相以及脉象辨出病机也就是证型,然后再处方用药。也就是说西医眼里的病在中医眼里是各种各样的证型,不同证型的治疗思路和用药完全不同。这也就是看中医一定要说症状的原因。
2,不带病例,从头再来。这类患者最常见的想法是:你电脑里有啊!我打个比方哈,你去银行取钱不带存折,你张口就说银行电脑里有记录啊,估计银行不会取给你吧。
其实,你带病例来看病,不是为医生,而是对自己负责,医生可以依据既往的诊疗资料,综合判断你目前的情况,少走弯路。尤其是疑难杂症,以前吃过的方子就更为重要。过去走过但不通的路子对医生来讲是经验教训,对于患者来说,既省了时间,又省了钱,何况生命无小事,举手之劳,为何不放在心上呢?
还有些患者虽然带了病例,但却杂乱无章,不分先后顺序,不理清头绪,处方单、检查单、预约单、发票单,一把抓地往医生面前一扔。耽误不少时间不说,也容易干扰医生的情绪与诊疗思路。
3,没有主诉,主次不分。这类患者也很常见,有的人可能是不善于表达,有的可能是希望医生多了解些情况,结果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差点没将医生说晕,甚至于误导。其实,看病首先要表达清楚你的主要诉求是什么。然后再补充一些细节。全身的众多毛病可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医生抓住了主要问题并针对治疗,全身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医生会根据你所说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发问,一来一往短短几个回合就清楚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条理清晰地把主要症状讲清楚是获取疗效的第一步。
另外,医生开方时宜保持安静,勿轻易干扰医生“调兵遣将”的思路。中医看病最最耗神的就是开处方的时候,方子需要反复斟酌思考才能开的出来,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如果此时患者不停地问很多的问题,不仅打乱了医生的思路,还会影响到大夫的处方用药,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的到。
4,自我筛选,遗漏症状。这类患者在描述症状时,往往自我筛选,只讲自以为与当前病症有关系的,而不讲那些自以为无关的病症。比如,看早泄的患者,往往自我判断是肾虚,所以,患者把那些自以为与早泄无关的症状,如大便溏稀,脾气急躁,甚至于睡眠不好都给过滤掉了,闭口不谈。这样不仅会误导医生,甚至于会导致医生作出错误判断。中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全局观,中医看待疾病是从五脏六腑整体出发,辨证分析出病机的,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以及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而非孤立的存在。
5,担心焦虑,放心不下。这类患者面对拿到的处方疑虑重重,问这问那,甚至于对前面已经沟通过的问题反反复复地问,心里总是将信将疑,放心不下。医生虽然有解释的义务,但同样的问题,每个患者都要医生反复解释,恐怕医生就没有时间看病了。医患之间建立互信,是很有必要的,更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
当然不等于不能问,有问题或者看不懂的地方是可以问的。我说的是那些解释后仍然不依不饶的患者,明显的焦虑症啊。
6,不懂看病,茫然无措。比如,脉诊时不撸起袖口,不摘掉手表。这类患者有的可能只顾讲述病情,也有的可能是见到名医而显得紧张无措。其实中医把脉非常重要。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一把脉,就“未出茅庐,已知七分天下”了。中医看病需要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摸脉博,袖口不撸起来,手表不摘掉,搞得医生不好下手啊。
7,快非草率,而是娴熟。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实自打病人走进诊室的那一刻起,望闻问切的望诊就已经开始了。望什么呢?望神色、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舌头等。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再听闻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太息、嗳气以及体味等,甄别筛选这些体征信息后,已基本了解患者的大致问题。对于一个有着四十余载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而言,在患者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诊病的过程,诊断自然也就又快又准。所以,快不等于草率,恰恰是娴熟的表现。尤其是男科的那些常见多发病,在陈博眼里更是驾轻就熟了的。
8,照搬死方,贻误病情。很多患者因为挂不到号,或者因为路途遥远,便依据初诊的方子自行抓药服用一个月甚至于几个月。这样做法看似方便,殊不知中药的治疗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你身体的偏性。纠偏就需要医生来判断偏在何处,偏了多少,用什么药物来纠偏。所以,纠偏有阶段性,需要随时调整,而不能在最初设定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仅仅针对不同的人,也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药物反应。中医看病的过程就需要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各种反应,不断的调整药物的组成、份量、甚至于更换思路。
很多初诊的患者一上来就要求医生开14天甚至更长时间的药,这是因为不了解中医治病的道理。对于初诊患者来讲,病情不稳定,更需要短期内依据服药后的反应,及时调整处方用药,以防药物的偏性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大夫苦口婆心地劝告患者按时复诊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我想谈谈“依从性”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思路,面对同样证型的患者疗效有时候不一样呢?这里面就有一个“依从性”问题。有的患者按照医生的医嘱丝毫不打折扣,有的患者却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裁量,或少吃某些药,或不吃某些药。其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想说,患者的任务就是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复诊时把有改善和没有改善的症状说清楚就可以了,如何治疗以及如何用药,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就可以了。
顺祝各位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我的老师,陈德宁博士近照
陈德宁:出身杏林世家。77级本科,88级博士,40年临床。师从孟河医派温病学泰斗孟澍江教授。国内著名男科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男科开创者及缔造者。首届深圳市名中医,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医院男科带头人。对中医情有独钟,对临床精益求精。精通医理,擅长内、妇、儿、皮肤各科,尤其是男科疾病的诊治。
擅长治疗:
①男科病:不育症,前列腺炎,阳痿,早泄,遗精,泌尿生殖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性欲异常,肾虚腰疼,亚健康疲劳,男科杂病等;
②内科杂病,妇科病,皮肤病,孩子增高等。
目前出诊时间:
①每周五,六,日上午:广誉远中医馆(福田区振兴路99-6号,预约)
②每周五,六,日下午:深圳医院(福田区福华路1号)
③每周一下午:医院男科(罗湖区莲塘仙桐路16号)
继续阅读:
《跟师日记·阳痿之横刀立马》
《跟师日记·前列腺之桴鼓相应》
《跟师日记·少精症之绝处逢生》
觉得好,